close

the-reluctant-fundamentalist-poster.jpg

 

金馬50的第一部電影就獻給了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。最近著迷社會心理學的我還挺喜歡這部片的。

 

 

 

 

在選片指南的時候就想要看了,除了預告片中看起來甚快的節奏之外,其探討的種族問題令我相當著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Stereotype,刻板印象。

我們的心智空間有限,我們的腦無可避免地幫我們將資訊分門別類,才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處理世界上熙來攘往的訊息。

我們用性別、種族、身高體重、星座、血型,各種lumping(畫類)與splitting(分割)的方式建構我們的知識網路。這樣的切割最大的問題就是,人終究不是用二分法就可以被完全分類的。不是非黑即白,而是有著灰色地帶,且大多數的人都處在灰色地帶中。然而我們切割、分類,為了簡易而使得許多錯誤認知產生。

 

 

 

 

racial_profiling.jpg

 

 

Racial Profiling,意指族群群像

你在接觸一個人的時候完全用族群認知、解讀他的行為,特別指在執法的時候。例如,遇到一個黑人,你會開始懷疑他是否意圖不軌,要進行偷拐強騙的行為;但是同樣遇到白人你不會這麼認為。

 

片中男主角Chengez被稱呼做Osama、無辜被機場安檢人員帶去裸檢、在路上走路也被中情局抓去問話,完全是尚未有任何行動就被判定為恐怖份子。可怕的是,這些防備性的行為是經常被合理化的。這樣的profiling帶有種族偏見的色彩,是一種容易失準了的判讀。我們怎麼能用一個人的族裔就簡化了一個人的複雜性?

 

這些歸類可以作為判讀事實的根據,但真正的答案決不會純粹因為「種族」這種先驗獲得的條件而輕易得到。別 太小看人的多樣性。

 

 

 

群體內的差異可能比起群體與群體間的差異來的大。在此片中,顯而易見地、種族作為一種認知基模並衍生許多歧視行為。人們引以為自然地覺得美國白人必定比巴基斯坦人安全,所有中東長相、蓄鬍的男子都可能是恐怖主義的擁護者,各種嘲弄諷刺的漫畫、文章、演講都呈現出一種刻板印象:伊斯蘭=恐怖主義。

 

我相當喜歡片中的一句話,"Looks can be deceiving."

長相是中東,但內心可能比美國人還美國人。

伊斯蘭人的特質是多樣的,怎麼可以用長相就將一群人輕易歸類?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911之後,伊斯蘭世界的人被美國人當作是恐怖份子四處宣揚,完全劃上等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辦公室中,身邊同事表達對美國的愛國心、有色族群為了自保在路上大喊我愛美國、發送國旗。這樣的情境下,發表厭惡伊斯蘭教的言論似乎是合情合理的,即使一個信徒路過,他也沒有任何理由反駁你,他們只能用求自保的心態走過每個可能被唾棄、怒罵的街口。

Chengez即使有著西裝領帶的防備,內心依然是難以負荷的。這樣的負面情緒隨著鬍子的增長不斷累積,也逐漸壓垮了跟女朋友的情感關係。

 

 

 

 

the_reluctant_fundamentalist-1.jpg

 

Erika的創作使Chengez直覺自己被消費了。平常調情用的字語被當作展場的背景音樂,私密的空間被剝奪。心理最後無防備的區塊,被女朋友拿來展示在眾人眼前,認為自己被當成是Erika自抬身價的工具。

在911後依然跟巴基斯坦人保持密切關係被認為很酷、極為非主流、十分藝術家性格,在某種領域是受讚揚的。

於是這個展覽在他眼中是偽善的表現。

這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Changez感覺自己不被視為一個個體,而是被視為一個族裔,特別是弱勢族裔。

 

這是種偽善的表現嗎? 

Erika心裡想的是什麼?利用「愛上一個巴基斯坦人」展現自己的獨特?

或許Changez是過度解讀,也或許這真的是Erika的目的之一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Reluc-Fun.jpg

 

片中的男主角Changez處在中間,處在美國與巴基斯坦兩地之間,處在反美與愛美國之間(一度回答探員自己愛美國、比美國人更美國人),處在泯滅人性、利益導向的資本主義以及人性化的教師職位之間。他是為了自由競爭的機會前往美國追求夢的年輕人,在911事件之前,過的生活跟一般美國人沒什麼兩樣,在面對危急的狀況時,才開始思考這些層面的問題。

唯有在面對衝突的時刻,我們才會開始思考人生的重要命題。

不然,Changez會持續他的財務評鑑人生,跟Erika順利的話步向禮堂,維持成功的中產階級美國人的身分到老。

沒有衝突,就不會有自我認同的問題。

 

 

 

 

片中Changez父親提到的「土耳其的禁衛軍」點醒了Changez。土耳其的禁衛軍是14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編制,他們將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男童抓來,培訓成土耳其最忠誠的戰士。巴基斯坦人到美國受訓,成為美國公司優秀的職員,再回到伊斯蘭世界解聘當地員工。

在國族主義的認同範疇下,Changez被父親解讀為背叛。

這是種背叛嗎?

台商的認同也是常常被討論的議題,被形容是為了錢,投身「政治上」的敵方陣營;統獨的問題被擺一旁,從事自利行為常被用負面眼光看待。

即使過了獨裁時代,我們的國民教育教材還是常常內涵崇尚國族主義的內容,唱國歌、對國旗敬禮、將中國大陸視為必須審慎應對的敵人,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。政權希望我們對於台灣是有忠誠的,

 

 

對於巴基斯坦的認同在多番捉摸後於焉成形。

 

 

 

最後使得Changez回鄉的不只是一個衝突點,在每個事件之間的大大小小連結,以及Changez個人的生命故事。

轉捩點不會是所有的原因阿,只是一個導火線罷了。

 

 

 

 

回鄉後,Changez開始宣揚所謂的巴基斯坦夢、巴基斯坦價值。

有些東西不假外求,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國度實現。

跟基本教義派的武裝人士接觸也是情非得已。

在面對美國報社記者,Changez娓娓道來他的人生歷程,在兩方都知道對方各懷鬼胎的情形下,各自心裡有底。不過我覺得在穿插的地方有點過於冗長,因為是不斷插敘的手法,錯置的時間使得劇情有點凌亂,常有過去的部份演的過長、馬上跳回現在的困窘感。這是有點遺憾的地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而他在美國與巴基斯坦、正義與否、資本化與人性化間的拉扯是迷人的。

這構成了人的多樣性。

我喜歡這種題材。

 

 

 The-Reluctant-Fundamentalist.jpg 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小心得:

 

1.「自傳式的生命故事」,這種題材是吸引人的。我覺得認同是很有意思的東西,一個人怎麼定義自己,生命過程中的碰撞讓他怎麼樣形塑認同,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。

 

2.伊斯蘭的文化一直都很神秘,在台灣的曝光率屬偏低。我想透過觀看各種伊斯蘭電影,更加了解這個世界。其中的惡名昭彰的父權霸權在這部電影中沒有做描述,倒是伊斯蘭的音樂一直反覆穿插其中,形成一種魔幻的感覺。這次影展有看一部〈腳踏車大作戰〉(Wadjda),描述的是在伊朗邪惡父權的運作下,小女孩的如何應對,相當可愛也相當催淚的一部電影,也是相當不錯。

   wadjda-film-poster.jpg

3.「美國夢的破滅」是這部電影在金馬影展手冊上的簡介,我覺得相當傳神。「無論如何,只要努力不懈,必定能夠成功。」、「人人都是有機會的」都是美國夢的寫照。顯而易見的,歷史文化脈絡是被忽略的阿,或許可以說這種美國夢只屬於白人吧,膚色在美國依然是一種分層的手段,說種族歧視已經消失的人一定是白人阿,歧視依然存在,只是被選擇不被看見。或許回到自己的國度,追求不同的夢反而是一條更好走的路。

 

 

4.小說聽說也是跳躍式的,改天去誠品翻翻。

 

5.有太多電影描述911事件,而我喜歡看那些關於911對於人們的影響的影片們。我的名字叫可汗(My Name Is Khan)、心靈鑰匙(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)都是不錯的選擇,可以搭配服用~

(起初看心靈鑰匙時對於那種美國人受害者中心的思想不以為然,覺得似乎在合理化出兵伊拉克的理由。)

(但是後來著重在療傷的那塊,就沒有這樣的感覺了。這是部畫面細緻、情節揪心的好片子!)

 

 MV5BMTUxNzYwMTE3NV5BMl5BanBnXkFtZTcwMDY2NzU4Ng@@._V1_.jpg220px-My_Name_Is_Khan.jpg   

arrow
arrow

    阿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